
v15.03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映射) | 虚拟内存虚在哪里 原创
百篇博客系列篇.本篇为:
v15.xx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映射篇) | 虚拟内存虚在哪里
内存管理相关篇为:
- v11.03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分配) | 内存有哪些分配方式
- v12.04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管理) | 虚拟内存全景图是怎样的
- v14.02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汇编) | 谁是虚拟内存实现的基础
- v15.03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映射) | 虚拟内存虚在哪里
- v16.02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规则) | 内存管理到底在管什么
- v17.04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物理内存) | 怎么管理物理内存
MMU的本质
虚拟地址(VA): 就是线性地址, 鸿蒙内存部分全是VA的身影, 是由编译器和链接器在定位程序时分配的,每个应用程序都使用相同的虚拟内存地址空间,而这些虚拟内存地址空间实际上分别映射到不同的实际物理内存空间上。CPU只知道虚拟地址,向虚拟地址要数据,但在其保护模式下很悲催地址信号在路上被MMU拦截了,MMU把虚拟地址换成了物理地址,从而拿到了真正的数据。
物理地址(PA):程序的指令和常量数据,全局变量数据以及运行时动态申请内存所分配的实际物理内存存放位置。
MMU采用页表(page table)来实现虚实地址转换,页表项除了描述虚拟页到物理页直接的转换外,还提供了页的访问权限(读,写,可执行)和存储属性。 MMU的本质是拿虚拟地址的高位(20位)做文章,低12位是页内偏移地址不会变。也就是说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的低12位是一样的,本篇详细讲述MMU是如何变戏法的。
MMU是通过两级页表结构:L1和L2来实现映射功能的,鸿蒙内核当然也实现了这两级页表转换的实现。本篇是系列篇关于内存部分最满意的一篇,也是最不好理解的一篇, 强烈建议结合源码看.
一级页表L1
L1页表将全部的4G地址空间划分为4096个1M的节,页表中每一项(页表项)32位,其内容是L2页表基地址或某个1M物理内存的基地址。虚拟地址的高12位用于对页表项定位,也就是4096个页面项的索引,L1页表的基地址,也叫转换表基地址,存放在CP15的C2(TTB)寄存器中,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汇编篇)中有详细的描述,自行翻看。
L1页表项有三种描述格式,鸿蒙源码如下。
第一种:Fault(INVALID)页表项,表示对应虚拟地址未被映射,访问将产生一个数据中止异常。
第二种:PAGE_TABLE页表项,指向L2页表的页表项,意思就是把1M分成更多的页(256*4K)
第三种:SECTION页表项 ,指向1M节的页表项的最低二位[1:0],用于定义页表项的类型,section页表项对应1M的节,直接使用页表项的最高12位替代虚拟地址的高12位即可得到物理地址。还是直接看鸿蒙源码来的清晰,每一行都加了详细的注释。
LOS_ArchMmuQuery
这是鸿蒙内核对地址使用最频繁的功能,通过虚拟地址得到物理地址和flag信息,看下哪些地方会调用到它。
二级页表L2
L1页表项表示1M的地址范围,L2把1M分成更多的小页,鸿蒙内核 一页按4K算,所以被分成 256个小页。
L2页表中包含256个页表项,每个32位(4个字节),L2页表需要 256*4 = 1K的空间,必须按1K对齐,每个L2页表项将4K的虚拟内存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每个L2页面项都给出了一个4K的页基地址。
L2页表项有三种格式:
第一种:Fault(INVALID)页表项,表示对应虚拟地址未被映射,访问将产生一个数据中止异常。
第二种:大页表项,包含一个指向64K页的指针,但鸿蒙内核并没有实现大页表的支持,给出了未实现的提示
第三种:小页表项,包含一个指向4K页的指针。
映射初始化的过程
先看调用和被调用的关系
干脆利落,调用了四个函数,其中三个在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汇编篇)有涉及,不展开讲,这里说OsSetKSectionAttr
它实现了内核空间各个区的映射,内核本身也是程序,鸿蒙把内核空间在物理内存上就独立开来了,也就是说在物理内存上有一段区域是只给内核空间享用的,从根上就把内核和APP 空间隔离了,里面放的是内核的重要数据(包括代码,常量和全局变量),具体看代码,代码很长,整个函数全贴出来了,都加上了注释。
OsSetKSectionAttr 内核空间的设置和映射
LOS_ArchMmuMap
mmu的map 就是生成L1,L2页表项的过程,以供虚实地址的转换使用,还是直接看代码吧,代码说明一切!
OsMapL2PageContinous 没有加注释,希望你别太懒,赶紧动起来,到这里应该都能看懂了!最好能结合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汇编篇)一起看理解会更深透。
百万汉字注解.精读内核源码
百篇博客分析.深挖内核地基
给鸿蒙内核源码加注释过程中,整理出以下文章。内容立足源码,常以生活场景打比方尽可能多的将内核知识点置入某种场景,具有画面感,容易理解记忆。说别人能听得懂的话很重要! 百篇博客绝不是百度教条式的在说一堆诘屈聱牙的概念,那没什么意思。更希望让内核变得栩栩如生,倍感亲切.确实有难度,自不量力,但已经出发,回头已是不可能的了。 😛
与代码有bug需不断debug一样,文章和注解内容会存在不少错漏之处,请多包涵,但会反复修正,持续更新,.xx
代表修改的次数,精雕细琢,言简意赅,力求打造精品内容。
基础工具>> 双向链表 | 位图管理 | 用栈方式 | 定时器 | 原子操作 | 时间管理 |
加载运行>> ELF格式 | ELF解析 | 静态链接 | 重定位 | 进程映像 |
进程管理>> 进程管理 | 进程概念 | Fork | 特殊进程 | 进程回收 | 信号生产 | 信号消费 | Shell编辑 | Shell解析 |
编译构建>> 编译环境 | 编译过程 | 环境脚本 | 构建工具 | gn应用 | 忍者ninja |
进程通讯>> 自旋锁 | 互斥锁 | 进程通讯 | 信号量 | 事件控制 | 消息队列 |
内存管理>> 内存分配 | 内存管理 | 内存汇编 | 内存映射 | 内存规则 | 物理内存 |
前因后果>> 总目录 | 调度故事 | 内存主奴 | 源码注释 | 源码结构 | 静态站点 |
任务管理>> 时钟任务 | 任务调度 | 任务管理 | 调度队列 | 调度机制 | 线程概念 | 并发并行 | CPU | 系统调用 | 任务切换 |
文件系统>> 文件概念 | 文件系统 | 索引节点 | 挂载目录 | 根文件系统 | 字符设备 | VFS | 文件句柄 | 管道文件 |
硬件架构>> 汇编基础 | 汇编传参 | 工作模式 | 寄存器 | 异常接管 | 汇编汇总 | 中断切换 | 中断概念 | 中断管理 |
鸿蒙研究站 | 每天死磕一点点,原创不易,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