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12.04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管理) | 虚拟内存全景图是怎样的 原创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篇
百篇博客系列篇.本篇为:
v12.xx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管理篇) | 虚拟内存全景图是怎样的
内存管理相关篇为:
- v11.03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分配) | 内存有哪些分配方式
- v12.04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管理) | 虚拟内存全景图是怎样的
- v14.02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汇编) | 谁是虚拟内存实现的基础
- v15.03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映射) | 虚拟内存虚在哪里
- v16.02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内存规则) | 内存管理到底在管什么
- v17.04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物理内存) | 怎么管理物理内存
初始化整个内存
从main()
跟踪可看内存部分初始化是在OsSysMemInit()
中完成的。
鸿蒙虚拟内存整体布局图
内存一开始一张白纸,这些extern就是给它画大界线的,从哪到哪是属于什么段。这些值大小取决实际项目内存条的大小,不同的内存条,地址肯定会不一样,所以必须由外部提供,鸿蒙内核采用了Linux的段管理方式。结合上图对比以下的解释自行理解下位置。
BSS段 (bss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BSS是英文Block Started by Symbol的简称。BSS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该段用于存储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或者是默认初始化为0的全局变量,它不占用程序文件的大小,但是占用程序运行时的内存空间。
data段 该段用于存储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初始化为0的全局变量出于编译优化的策略还是被保存在BSS段。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鸿蒙内核几乎所有的全局变量都没有赋初始化值或NULL,这些变量经过编译后是放在了BSS段的,运行时占用内存空间,如此编译出来的ELF包就变小了。
.rodata段,该段也叫常量区,用于存放常量数据,ro就是Read Only之意。
text段 是用于存放程序代码的,编译时确定,只读。更进一步讲是存放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当各个源文件单独编译之后生成目标文件,经连接器链接各个目标文件并解决各个源文件之间函数的引用,与此同时,还得将所有目标文件中的.text段合在一起。
stack栈段,是由系统负责申请释放,用于存储参数变量及局部变量以及函数的执行。
heap段 它由用户申请和释放,申请时至少分配虚存,当真正存储数据时才分配相应的实存,释放时也并非立即释放实存,而是可能被重复利用。
内核空间是怎么初始化的?
内核空间用了三个全局变量,其中一个是互斥LosMux,IPC部分会详细讲,这里先不展开。 比较有意思的是LOS_DL_LIST_HEAD,看内核源码过程中经常会为这样的代码点头称赞,会心一笑。点赞!
Page是如何初始化的?
page是映射的最小单位,是物理地址<—>虚拟地址映射的数据结构的基础
进程是如何申请内存的?
进程的主体是来自进程池,进程池是统一分配的,怎么创建进程池的去翻系列篇里的文章,所以创建一个进程的时候只需要分配虚拟内存LosVmSpace,这里要分内核模式和用户模式下的申请。
从代码可以看出,内核空间固定只有一个g_kVmSpace,而每个用户进程的虚拟内存空间都是独立的。请细品!
task是如何申请内存的?
task的主体是来自进程池,task池是统一分配的,怎么创建task池的去翻系列篇里的文章。这里task只需要申请stack空间,还是直接上看源码吧,用OsUserInitProcess函数看应用程序的main() 是如何被内核创建任务和运行的。
所有的用户进程都是通过init进程 fork来的, 可以看到创建进程的同时创建了一个task, 入口函数就是代码区的第一条指令,也就是应用程序 main函数。这里再说下stack的大小,不同空间下的task栈空间是不一样的,鸿蒙内核中有三种栈空间size,如下
百万汉字注解.精读内核源码
百篇博客分析.深挖内核地基
给鸿蒙内核源码加注释过程中,整理出以下文章。内容立足源码,常以生活场景打比方尽可能多的将内核知识点置入某种场景,具有画面感,容易理解记忆。说别人能听得懂的话很重要! 百篇博客绝不是百度教条式的在说一堆诘屈聱牙的概念,那没什么意思。更希望让内核变得栩栩如生,倍感亲切.确实有难度,自不量力,但已经出发,回头已是不可能的了。 😛
与代码有bug需不断debug一样,文章和注解内容会存在不少错漏之处,请多包涵,但会反复修正,持续更新,.xx
代表修改的次数,精雕细琢,言简意赅,力求打造精品内容。
基础工具>> 双向链表 | 位图管理 | 用栈方式 | 定时器 | 原子操作 | 时间管理 |
加载运行>> ELF格式 | ELF解析 | 静态链接 | 重定位 | 进程映像 |
进程管理>> 进程管理 | 进程概念 | Fork | 特殊进程 | 进程回收 | 信号生产 | 信号消费 | Shell编辑 | Shell解析 |
编译构建>> 编译环境 | 编译过程 | 环境脚本 | 构建工具 | gn应用 | 忍者ninja |
进程通讯>> 自旋锁 | 互斥锁 | 进程通讯 | 信号量 | 事件控制 | 消息队列 |
内存管理>> 内存分配 | 内存管理 | 内存汇编 | 内存映射 | 内存规则 | 物理内存 |
前因后果>> 总目录 | 调度故事 | 内存主奴 | 源码注释 | 源码结构 | 静态站点 |
任务管理>> 时钟任务 | 任务调度 | 任务管理 | 调度队列 | 调度机制 | 线程概念 | 并发并行 | CPU | 系统调用 | 任务切换 |
文件系统>> 文件概念 | 文件系统 | 索引节点 | 挂载目录 | 根文件系统 | 字符设备 | VFS | 文件句柄 | 管道文件 |
硬件架构>> 汇编基础 | 汇编传参 | 工作模式 | 寄存器 | 异常接管 | 汇编汇总 | 中断切换 | 中断概念 | 中断管理 |
鸿蒙研究站 | 每天死磕一点点,原创不易,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